本文分享自天翼云开发者社区《[Rocksdb原理简介](https://www.ctyun.cn/developer/article/419235671285829)》 作者:l n Rocksdb作为当下nosql中性能的代表被各个存储组件(mysql、tikv、pmdk、bluestore)作为存储引擎底座,其基于LSM tree的核心存储结构(将随机写通过数据结构转化为顺序写)来提供高性能的写吞吐时保证了读性能。同时大量的并发性配置来降低compaction的影响。  涉及到的几个核心文件: WAL WriteAheadLog,rocksdb的日志,保存memtable中的信息。当memtable转化为immutable memtable并且Flush到L0层之后,之前WAL的会被清理,即于删除DB目录下的log文件。 在RocksDB中每一次数据的更新都会涉及到两个结构,一个是内存中的memtable(后续会刷新到磁盘成为SST),第二个是WAL。 WAL主要的功能是当RocksDB异常退出后,能够恢复出错前的内存中(memtable)数据,因此RocksDB默认是每次用户写都会刷新数据到WAL。每次当当前WAL对应的内存数据(memtable)刷新到磁盘之后,都会新建一个WAL。 所有的WAL文件都是保存在WAL目录(options.wal_dir),为了保证数据的状态,所有的WAL文件的名字都是按照顺序的(log_number)。 MANIFEST 在RocksDB中MANIFEST保存了存储引擎的内部的一些状态元数据,简单来说当系统异常重启,或者程序异常被退出之后,RocksDB需要有一种机制能够恢复到一个一致性的状态, 而这个一致性的状态就是靠MANIFEST来保证的. MANIFEST在RocksDB中是一个单独的文件,而这个文件所保存的数据基本是来自于VersionEdit这个结构. MANIFEST包含了两个文件,一个log文件一个包含最新MANIFEST文件名的文件,Manifest的log文件名是这样 MANIFES...
